哈耶克在其著作《货币的非国家化》中提出一个观点:即私主体发行货币,并让其在市场上充分竞争,最后会达到“良币驱逐劣币”的效果,有利于币值稳定与经济发展。不过满足哈耶克的设想的试验田并不多,毕竟中国自秦朝开始绝大多数时间铸币权都是掌握在官府手里的。但在中国汉代前期,出现过一个满足哈耶克设想的阶段,大致时间为前175——前144年。这是中国历史上罕见的金融自由的时期,由于国家政策对市场的放松,商品交流频繁,市场对货币需求量增多,而官府也无力铸钱来满足日益兴盛的市场需求。加之,秦朝的灭亡后,市场上仍然流通着半两钱,但是半两钱存在一个弊端即重量大、价值较高因而难以满足日常交易的需要。两重原因之下,汉朝采取了允许私人铸币的政策。
但是,汉朝允许私人铸币并不是绝对的放任自流。首先,汉朝官府会将钱币的标准公之于众,包括含铜量、大小规格等内容。官府要求私人铸币应满足官方要求,并对私人铸币进行监督检查。其次,汉朝官府推出了专用的称重工具称钱衡,方便交易。并规定,铜钱的使用必须经过称钱衡称重才可使用。再次,汉朝官府并不会强制要求收受钱币的人以法定的币值接受钱币。也就是说,假设官府规定,一个标准铜钱含铜量1两。售卖商品的人给自己商品的标价为8个铜钱,即理论上说包含8两铜。假设买受人提出以8个足值的的钱币成交,则交易即告完成。若买受人所持钱币为含铜量较低的劣币,则出卖人有权要求买受人提供更多的钱币。简而言之,就是允许人们对于币值讨价还价。
在汉朝允许私人铸币的政策推出初期,出现了许多的混乱。各种各样的私人铸币出现了,而且这些铸币大多都是不足值的。然而,因为汉朝的制度设计并不强制人们按照官方规定的币值即含铜量接受私人铸造的钱币,因此任何铸币都必须经过市场竞争的考验。在这种情况之下,如果你持有的是超值的钱币,则在购买时可要求卖家提供更多的货物。若你持有的低值的劣币,那么卖家就会要求你提供更多的钱币。也就是说,在这种竞争之下,劣币会遭到市场的抵制,铸造者不会因为铸造劣币而得到任何的超额收益,加之,由于存在前期的铸造成本,铸造劣币反而会产生亏损。在进行了充分的市场竞争之后,前期的混乱消失了,最后留下来了几种优良的私人货币。也就是说,在这个过程中,是良币在驱逐劣币而非劣币在驱逐良币。
一般而言,在封建王朝时期,倘若钱币由官府铸造,那么一般都是呈现出钱币里的贵金属含量越来越低的趋势。这里以清朝为例,可以看到自清一朝,无论是铸币实际重量还是铸币实际含铜量都是在下降的。
但是,在汉朝那段实施允许私人铸币的政策期间,我们可以看到铸币的质量以及铸币的含铜量法重符合百分数一扫下降的颓势,反而呈现上升的趋势。
还有一处数据能说明问题,就是汉朝时期铸币本身与官府发布的标准法定重量之间的对比
可以看到,除了允许私人铸币的文景帝时期,其他时期的钱币的样品重量均显著低于法定重量。也就是说,即使是官府铸造的钱币,也会与官府自身指定的钱币标准不符。
综上,我认为哈耶克的主张在一定程度上是正确的,至少在以贵金属作为货币的前提下。
值得思考的是,哈耶克的这种思想能适用到加密货币中吗?在我看来,其实加密货币与黄金并没有太大的区别,黄金就是比特币的成功版本。黄金为何会成为全人类都公认的财富承载物?可以从黄金的特点着手考虑,1、稀缺性,这点众所周知。2、性质稳定不容易发生反应因而有利于保存。3、质地较软易于分割。4、金光闪闪具有一定的观赏价值。5、可做工业用途(这点不必考虑,因为在工业出现之前黄金就成为世界范围内的硬通货了)。我们可以想象,第1个发现黄金的人,这个时期在很久很久之前。他在河道中发现了一块狗头金,由于它金光闪闪的特点他把它捡回了家。如果这个时候他跟另一个人说,我要用我这块狗头金换你打猎来的5头羊,那对方可能莫名其妙心想一块破石头根本不值钱。于是发现黄金的人又跟别的人提交换要求,终于找到了愿意交换的人。当黄金发生第一次交易时,黄金就产生了价格。久而久之,大家都认可了黄金的价值,黄金的网络效应越来越大,最后成了人类的共识。我们一生下来,就认为黄金值钱是天经地义的,实则不然,这是经过了漫长的过程才形成的共识。而比特币、门罗币除了不具有金光闪闪的观赏价值外,其他性质与黄金类似。但是黄金的观赏价值并不是黄金值钱的根本来源,而是黄金值钱的体现。人们佩戴黄金首饰,更多的是出于显示财富的目的,而非单纯地觉得好看。所以我认为,黄金之所以值钱,更多是由它适合做货币的性质决定的,而非观赏价值与工业价值决定的。
我认为,比特币、门罗币可看做是早期的黄金,目前的缺陷在于网络效应并不够大。有些人认可它们的价值,有些人则不认可它们的价值。如果经过较长的一段时间,大家都认可了比特币、门罗币的价值,将它们当做是数字黄金一样的东西。那么,比特币、门罗币的总价值将会达到一个很高的程度,并且,其波动会类似于目前的黄金,基本不会再出现暴涨暴跌的情形。
但是,这并非能一蹴而就的。就像是文章前半部分所说的私人之间的货币进行竞争一样,加密货币之间也会发生竞争。更能满足人们需求、更好的货币将存留下来,劣质的货币将会被淘汰,这就是为什么目前的加密货币市场上许多的山寨币对比特币的汇率一路走低且不再反弹、有些山寨币则丧失流动性直接归零的原因。这可以视为哈耶克的理论中,私主体发行货币互相竞争,最后良币驱逐劣币的情形。我很确定,未来一定会出现类似数字黄金的加密货币,但是这个加密货币是谁?这是难以确定的,只能说目前来看,比特币与门罗币的机会还是不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