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二胎妈妈圈
涵小妹这两天一直在忙着做手工。
昨天她快速吃完晚饭,就把彩纸、剪刀、胶棒等家伙件铺满了一桌子,埋头苦干起来。
一个多小时后,我忍不住提醒:要不要暂停一下?先弹弹钢琴或干点儿别的?
涵说:“妈妈,我今天必须得把这件手工完成,没时间弄别的了。”
“是老师布置的吗?着急上交?”
“不,是我们班一个同学请我帮他做的,他已经交了订金,我今天必须完工。”
“啥订金?”我惊呆了三分。
然后这妞一边忙手上的活儿,一边跟我解释。
说自己之前带过几次手工作品到教室,很受同学们欢迎,好几个同学都请她帮忙做,她说做不过来,然后就有同学提出拿钱买。
这次有人请涵小妹做一个纸质的“皮影狮子”,出价1块5,已经付了5毛的订金。
涵说既然答应了同学,又收了订金,就不能失信,必须保质保量的完工。
这个解释听起来也有理,我就没再打扰她搞生产。

等她完工以后,我还是决定找她好好谈一谈。
我问她:这种交易,是第一次,还是以前也有;是就你一个人,还是班上其他人也有。
涵小妹的回答又惊到了我。
“大家都经常在教室里买卖东西,我们班的黑市交易特别发达。”
“都买卖些啥?”
“除了手工,还有文具,零食饼干,小玩具,小贴贴之类的。一般都是直接拿东西交换。肯出钱的比较少,就我挣钱比较多。”
“你还挣了啥钱了?”
“我之前画了一本漫画,总共有40页,很多同学都来找我看,我把前面20页给大家免费看,后面20页就只对VIP开放了……如果谁给我送点小东西,比如小本、橡皮之类的,他就获得了VIP资格,可以看完后面的20页……总共有7个同学购买了我的vip,最后有个同学想把我整本漫画拿走,就给我支付了5元。”
我问她哪来的时间画这么多漫画。
她说:
“利用中午,还有延时托管课画的,并没有耽误学习。画完一本漫画差不多要1个月,都是简笔漫画,图形很简单,关键是情节要有趣,能吸引到人……我们班还有一个男生也画漫画,情节就比较恶俗,只有几个男生去看,女生都不喜欢看……还是我的漫画最受欢迎,我的第二本也快画完了,到时候我打算让他们竞价,谁出价最高,谁才能拿走。”
看这妞说得眉飞色舞,我感觉脑子里有点乱。
小学生在学校赚钱这种事,我也不是第一次接触到。此前在我的家长课堂,就有很多父母咨询我类似问题。
今天,咱就专门把这事来理一理。
首先,孩子在很小的年龄就有了一定的金钱观,并懂得自己赚钱,整体而言是件好事。
其次,“君子爱财,取之有道”——应该把这种价值观趁早传递给孩子们,尤其是当他们已经对赚钱产生兴趣。
因为,确实有些孩子会采取一些不合理、不合规的方式赚钱,比如代写作业,考试协助作弊,等等。如果孩子们有通过这种方式赚钱的苗头,一定要严厉制止。
至于涵小妹班上那些比较公平的小交易,我认为只要金额不是太大(不超过孩子的年龄数字),姑且可以接受。
但是,孩子们在赚钱的过程中,持着什么样的心态,这是需要家长关注的。
简单而言,喜欢赚钱的孩子,大概有两种心态。
第一种,主要是觉得有趣,好玩,享受这个赚钱的过程。
第二种,孩子确实缺钱花,或想要更多钱,赚钱就是目的。
无论哪一种,都不可沉溺。
孩子毕竟是孩子,是还没长熟的庄稼,在成年之前,他们的主要任务还是吸取知识、吸收营养,健康成长。
至于“赚钱”,最好仅仅当成一种游戏体验,不要当成最终目的。
因此,对于有赚钱行为的孩子,父母必须认真跟他们约法三章。比如,不耽误学习,不耽误作业,不违反学校纪律,等等。
涵小妹其实对金钱并不太看重。我们规定好每个月都发零花钱,但她经常忘了找我领取。
我问她在学校挣的钱干什么用了,她也说不清楚。我忽然想起有一次洗完衣服,在洗衣机里发现一张快被搅碎的5元纸币,很可能就是她辛苦为同学打工挣的那点儿钱。
涵小妹对“钱”本身兴趣不大,但对于这个赚钱的过程(出售自己的创意作品),她很有兴趣,很有价值感。
如果反过来,一个孩子只对“钱”感兴趣,但对赚钱的过程不感兴趣,那可能就有一些麻烦。
在我们的家长课堂,有一节关于“零花钱”的专题课。
我们倡导尽早给孩子一些零花钱,首先解决孩子对金钱的匮乏感,然后再让他们学习合法合规的赚钱技能,长期来看,这样更为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