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科技圈最火热的话题之一,莫过于是「虚拟货币」了。虚拟货币也有人说加密货币、电子货币,无论发展已久的比特币,或新兴当红的以太币,网友们的讨论声浪就绝对不会小。虚拟货币有哪些种类?又该怎么用?
无论发展已久的比特币,或新兴当红的以太币,总之只要扯到「虚拟币」、「加密币」,网友们的讨论声浪就绝对不会小。
受到各种因素影响,大多数加密货币的金融价值,在最近半年以来呈现飞涨状态,景象犹如数年前比特币升值潮再度重现。
无论是怀抱着发大财希望的矿工与投资客,或是纯粹想借此机会,简单尝试虚拟货币的普通民众,眼下似乎都是接触这项全新科技的最佳时机。
虚拟货币有哪些?
大多数普通消费者对于虚拟加密货币的认识,都是来自于发展最早的「比特币」(Bitcoin,BTC),而且直到现在还有人认为,当科技圈谈论起虚拟币、加密币时,就只有特定指向比特币。
事实上,加密货币市场发展至今,已有超过不下数百种虚拟货币,在网路上发行、流通,而比特币只不过是广大币圈中的一种。常见的虚拟货币包括有:比特币(BTC)、 以太坊(ETH)、瑞波币(XRP)、比特币现金(BCH)、泰达币(USDT)、比特币现金(BSV)、莱特币(LTC) 、柚子币(EOS)、币安币(BNB)、Tezos(XTZ)。
虚拟货币的排行榜
每种虚拟货币都有各自的特色,市场也不同,货币的供给和需求也差异甚大。交易价格、交易数量、货币总市值是决定投资的重要依据,这里提供虚拟货币的排行榜,都是以美元为单位。
虽然说比特币仍然为市场价值最高,最为大众所熟悉的虚拟货币,但后起之秀如以太币、瑞波币等等,由于改进了许多比特币难以进步的结构性缺点,其背后也有不同团队支持,而逐渐成为独立于BTC 之外的可观势力。
值飙涨吸引投资
无论哪一种加密货币,其价值都来自于拥有者的「信赖共识」。简单来说,就跟全世界从古至今,任何曾经出现过的货币一样,当使用者认为某个货币具备价值的时候,它就能被用以支付与交易。
比特币与其它加密货币,这半年来所发生的涨幅,展现了外界对这项「科技产品」的信心正逐渐增加。即便有观点认为,比特币市场已经陷入了不理性的炒作,但当人们越相信虚拟币的价值,并不是真的那么「虚拟」时,那么加密货币的基本面就会变得越来越强大。
比特币暴涨的原因不一而足,但以最宏观概括而言,上至投资客与传统金融机构,下至加密货币矿工与一般消费者,有越来越多人开始认同起比特币、以太币等等虚拟币支付手段,应该是最容易解释其价值疯狂提升的最简单方式。
矿潮再起显卡缺货
虚拟加密货币对现实世界的影响有许多层面,不过一般消费者感受最直接的部分,应该还是显示卡产品严重缺货。
当前,大部分加密货币的技术设计,都将「工作量证明」(PoW)纳为共识机制,透过消耗电脑硬体效能和能源,进行复杂的计算以获取奖励,而这段过程即是俗称的「挖矿」,愿意进行这项工作的人则被称作「矿工」。
由于矿工想要用更快的速度,在短时间内得到更多挖矿奖励,于是他们开始在市场上收购运算设备,显示卡就成了最主要的目标。
对于如以太币这类选用Ethash演算法的加密货币来说,虽然有效阻挡了矿机专用的ASIC 硬体,改进了比特币可能无法真正去中心化的疑虑,但GPU却正好适切于以太币运算任务,因而引来了矿工们大量收购,进而发生显卡缺货及涨价问题。
全新体验支付手段
虚拟加密货币的功能,并非只有投资与炒作,随着大众越来越认同比特币与以太币的价值,经过这几年来发展,愿意接受虚拟货币支付和消费的店家,也变得比起过去多上许多。
毕竟在最一开始时,虚拟币身为应用区块链的科技产品,之所以会被定义成「货币」,就是因为希望它能够在网路上,达到跟现金一样的交易模式,且不必经过银行或任何支付平台,拥有真正的去中心化。
虚拟加密货币的波动性,使它在线下购物情境受到不小阻碍,但是网路电商的好处,就是可以在消费者支付货款当下,将法币换算对应的加密货币价值,这也因此为虚拟币支付,开启了一条康庄大道。
信赖为上当心诈骗
一直以来,如比特币、以太币的合法性与安全性,总是引来许多人的质疑。以台湾状况来说,加密货币目前仍被政府视为「虚拟商品」,虽然允许使用,但无法进入银行单位的金融系统,也不被视为合法货币。
至于在其他国家,例如美国、日本跟新加坡等地,则已经针对虚拟加密货币,制定出涉入程度不同的监管法规,进一步承认其合法性。
正由于缺少法律上的完善保护,因此台湾消费者无论抱持着什么心态,只要有想尝试看看虚拟货币的念头,都应该在观念跟行为上戒慎恐惧,例如找到值得信任的钱包、交易所与使用对象,就可以在未来减少许多不必要的麻烦。
密货币基本操作流程
为了透过最简单的方式,带领读者熟悉加密货币世界,本次主题学习将不会涉及艰深的币圈知识与名词,例如去中心化、区块链、智慧型合约、DApp 等等,只把目标专注在货币的「取得」与「利用」上。
入门虚拟货币领域的方法,基本上可以简单拆解成扼要的三大阶段,即「钱包准备」、「货币收取」和「取款花用」,这既是入门所有加密货币的基础,也是在玩转各种虚拟币过程中,使用者必须熟悉且不断重复的部分。每一阶段更详细的操作方法,都会于后面的章节分篇中,以循序渐进的步骤陆续讲解。
STEP 1.加密货币钱包与收款地址
现实生活中,我们都有存折、钱包或金库,来管理自己手上拥有的资产,在虚拟货币的世界当然也一样。加密钱包配合收款地址,就能对虚拟货币进行操作,而钱包本身则能拥有各种不同的表现形式,但大略上能分出「热钱包」与「冷钱包」两大类。经由钱包所产生的收款地址,可以用来取得加密货币,这虽是基础中的基础,但使用者仍要明白钱包、收款地址跟私钥之间的关系。
STEP 2.各种加密货币取得方式
拥有钱包与收款地址后,接着就要实际取得加密货币。概略来说,虚拟币的取得方法有三大类,分别是「法币兑换」、「他人转帐」与「挖矿」。其中,转帐的概念与现实世界相同,就是请手上已经有加密货币的人,发送一笔钱到你拥有的收款地址。至于挖矿则要求具备对应的软体与硬体,以及矿工设定上的相关知识。最后,透过法币来兑换加密货币,经由现金或信用卡进行「买币」的行为,虽然具有一定风险,但却也对入门新手来说最为友好。
STEP 3.使用加密货币的管道
俗话说赚钱是为了花钱,当手上有了加密货币后,若不是由于投资考量进行储蓄,使用者总是要找到方法将它消费掉,才不会沦为死板板的数字,顺便促进市场流动。眼下,消费者可以找到许多方法,将自己手上的虚拟币给交易出去,包含从一种加密币换成另一种,以及将它换回现实世界的法币。考量到手续费跟交易风险,目前最推荐的方案,仍是透过支付手段,寻找商家花掉手上的加密货币,回归到虚拟币发明之初,最原始的使用情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