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 2021 年 3 月号称「元宇宙第一股」的沙盒类游戏 Roblox 在纽交所上市,到 Facebook 将其名字改为 Meta, 并称接下来每年都会投入上百亿美金死磕元宇宙,元宇宙的概念迅速席卷全球。
据称,去年全球有 160 多个筹备上市的公司将元宇宙写入了其招股说明书中。与之相伴的是据传炒房团进入元宇宙炒地皮,一副类人猿的像素作品能卖到百万美金。
面对元宇宙,大众一方面不明觉厉,另一方面又内心唏嘘,始终拿捏不准元宇宙到底是未来还是噱头。
就连牛人们也对元宇宙产生了意见分歧—
—英伟达 CEO 说它可能创造比我们现有经济体更大的新经济体;
Epic Games 的 CEO 说它会成为我们世界经济的一部分并会达到几万亿美金规模;
而马斯克却说他不看好元宇宙,因为人们不可能那么长时间沉溺于虚拟世界(Video) ...
虽然,关于元宇宙的解读有很多,但是目前仍存在两个主要问题:
1. 用现象解释现象,强行定义元宇宙,没有追根溯源,探讨元宇宙背后形成的原因,从而触达其本质;
2. 元宇宙是一个综合的新事物,其信息是多维度的。现在因缺乏关于元宇宙框架的探讨,使得元宇宙的整体信息呈现略显凌乱。
那么接下来,我们就要试图对元宇宙「刨根问底」,梳理一下元宇宙的维度框架。
元宇宙到底是什么?任何事物形成和发展都离不开供需,就连物种的进化都是因为适应环境的需求,经济事物更是如此。想要触及元宇宙的本质,就要先探讨其背后的供需关系。
其实元宇宙的概念早就存在——钱学森在很早之前就提到过「灵境」;
元宇宙的出处——《雪崩》这本小说是上世纪九十年代出版的;
《黑客帝国》和《头号玩家》这种被认为是在描述元宇宙的电影也上映很多年了;
包括像 Roblox 这样的游戏,很早之前便有一款类似的虚拟角色扮演游戏叫 second life, 但是后来走向衰亡了。
那为什么从去年开始,元宇宙火了?
很多人可能会想到疫情。由于疫情影响,更多人走入了虚拟世界,开始尝试虚拟生活,从而催生了元宇宙,可以说疫情加速了元宇宙的到来。但其实在疫情发生前期,元宇宙已经在各种结构性的变化中,开始被孕育了。
2021 年 4 月,世界经济论坛发表文章指出,在未来的几十年全球老龄化人口将从 7% 上涨到 20%,这种增长将是我们这个时代最大的社会、经济和政治变革之一。
有人会问这和元宇宙有什么关系?人口老龄化对于元宇宙需求的形成有两大影响:1.未来的世界里会有很多机器、机器人为人类工作或和人类一起工作。为了让机器更好地协作,可能会通过数字化的手段形成一个由机器组成的虚拟世界,来指导生产流程,处理机器之间的利益分配;2. 这一代年轻人需要在数字世界中占有资产所有权。
如果你去看 Roblox 的用户,并不是受疫情影响不能外出工作或享乐的成年人,而是 7-17 岁的未成年人。
不得不说,高度数字化时代下成长起来的年轻人,对于虚拟世界的兴趣也许是我们所无法理解的。
再加上,他们所成长起来的世界,现实生活中的很多方面都已经竞争饱和了,未来有很多岗位又将被机器人代替,留给他们去拥有、去形成所有权的资源可能真的不太多。在这样的情况下,一个可以资产化的,可以交互的,可以交换价值的虚拟世界,无形中为年轻人提供了一个虚拟经济体,一个可以在这里形成自己数字资源所有权的虚拟经济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