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月,国家语言资源监测与研究中心发布了“2021年度十大网络用语”,觉醒年代、YYDS、双减、破防、元宇宙、绝绝子、躺平等榜上有名。今年火热全球的元宇宙毫无意外成年度词,虽然元宇宙正起步,但它的浪潮确实到来了。现国外Meta、微软、英伟达相继排兵布阵,入局元宇宙,国内的B站、腾讯、微美全息乃至中国移动等行业巨头也在紧密部署元宇宙战略。整个市场呈现一片十分火热的局势。
这些日子以来,元宇宙概念引发一系列热议,从官方说法、企业行动到民间谈论,热思考和冷观察都有不少。对一些还尚不清楚的人们来讲还十分迷茫,什么是元宇宙?这究竟是个什么概念?按百度词条讲,元宇宙是指诞生于科幻小说《雪崩》的概念,现在是指XR(VR、AR、MR统称)、数字孪生、区块链和AI(人工智能)等技术推动下形成的虚实相融的互联网应用和社会生活形态。元宇宙引爆了下一个信息互联时代的想象,将科幻的概念迅速拉进了现实生活,通过虚拟与现实的完美连接,打造理想的虚拟世界。

根据业内专家分析,元宇宙的是有着强劲的前景,而当前围绕内容和生态建设是元宇宙的主要投资方向之一。今天就来讲讲这其中的逻辑。先来理解下元宇宙的产业生态。虚拟现实产业,硬件、软件、应用、内容、分发平台,构成了虚拟现实产业体系的核心。其中,硬件和软件构成了虚拟现实产业的终端产品,应用包括各应用领域的应用软件和应用分发,内容包括各应用领域的内容制作、内容运营。虽然元宇宙不完全等于虚拟现实技术,但是它基本遵循虚拟现实产业生态模式。
面向元宇宙的未来布局,要围绕硬件和生态两端发力,提升硬件渗透力,不断增加用户数量,让创作者获得更高收入,然后才能推动渗透率提升,实现指数级增长。交互媒介是人们进入元宇宙世界的硬件入口。正如智能手机之于移动互联网,要获得更强沉浸感、更具交互性的用户体验,一般认为VR/AR头显及与之配套的动态捕捉装备,是承载元宇宙世界的超级入口级产品。Meta(FB.US)在元宇宙领域的布局就是以VR硬件生态和VR内容打造为主。
另外有观点认为,元宇宙的起点不是平台,而是内容。元宇宙需要从内容起步,从内容走向平台,不是一上来就拉开搭建平台的架势,而是可以自我迭代、多维立体地吸引用户参与体验甚至参与创作的内容。甚至有人说,元宇宙是内容创作者的福音,是内容产业的福音,是想象力和创造力的福音。不管怎样,元宇宙有可能成为拯救和激活“后疫情时代”用户娱乐内容产业的一剂强心针。
迪士尼(DIS.US)自从宣布进军元宇宙,计划围绕公司旗下IP将物理和数字世界连接起来,从而创造一个属于自己的品牌元宇宙。迪士尼公司拥有的庞大IP数量,这些IP既包括巴斯光年、艾莎公主等具有标志性的角色,也包括《星球大战》、漫威、《布偶大电影》和迪士尼动画工作室等品牌。迪士尼利用母品牌的背书效应,一方面继续吸引着忠诚顾客不断消费,使延伸内容产品迅速进入市场,一方面增强品牌形象,有利于企业规模的扩大和经营风险的分散。这种策略还可以不断满足顾客多元化和个性化的需求,使品牌总有新意。
国内公司主要在提升用户沉浸感的内容端布局比较多。微美全息(WIMI.US)在元宇宙领域也早有布局,其全息云平台以AI+AR提供了一种新的内容创作方式,从2020-2025年,AR软件和内容年增长率为68.7%,AR硬件年增长率为67.9%。与此同时,微美全息AR/VR的技术创新和内容生态方面日趋成熟,出品了包括AR/VR在内的超过4600项数字IP内容,申请了全息相关专利是132件,软件著作权是214项,快速构建了具有交互性、娱乐性、可视性的元宇宙内容生态圈。
值得一提的是,这家微美全息企业不仅有较好的用户沉浸体验的内容,还与相关合作伙伴一起共同致力于开发AR/VR硬件+软件+数字内容于一体的沉浸式整体解决方案。除上述内容这块,在硬件产品这块,微美全息推出了多款AR/VR产品,无疑抓取了观众新鲜感。这是因为一款优质的消费级终端设备是内容生态的起步石,AR/VR硬件设备规模化生产可降低用户入手的门槛,更将刺激元宇宙内容生态发展吸引人。
综上所述,元宇宙起源于VR、AR、MR等虚拟现实技术的应用,是应用与技术不断互动、迭代升级的成果。展望未来,元宇宙的发展会有几个关键阶段。第一阶段,元宇宙的发展将集中于VR/AR/MR硬件以及社交、游戏、视频等可以给用户带来强烈沉浸感的内容领域。第二阶段,元宇宙的渗透主要发生在娱乐内容之外的生产、生活领域。第三阶段,元宇宙终局形态,用户放弃现实世界的活动,在元宇宙中停留。元宇宙是一个开放式的命题,尽管没有人可以预测未来答案,但是我们依然期待未来的科技发展,让更多的人可以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