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神聊到了以太坊2.0后的通胀情况。
根据他的说法,以太坊进行PoS转向的原因之一,就是希望可以大幅减少发行量:
当网络切换到以太坊 2.0以后,理论上的最大发行量大约是每年200万个。
那,每年200万枚新增释放量是什么概念
比特币减半之前,国内广大韭菜最关注的三个币,通胀率情况是这样的:
比特币通胀率3.6%,(减半后1.8%),保持现价每年需要新注入60亿美元;
以太坊通胀率5%,保持现价每年需要新流入
EOS通胀率1%,保持现价每年需要新注入3000万美元。
等比特币减半后,1.8%的通胀率之下,保持现价相当于每年需要新注入30亿美元。
——这就是减半的力量,维持现价需要注入的资金量大大减少,长期来讲币价上升的力量自然更强。
而以太坊如果按照V神所说降低到每年最多200万新增释放,那么通胀率将降低到1.8%,保持现价每年需要新注入的资金降低为4亿美元。
就跟比特币减半带来的长期抬升力量一样,这对以太坊的币价当然是抬升力量。
与此同时,V神表示,在未来10年,以太坊网络里的矿工等利益相关者主要收入来源将不再是系统新释放的代币,而是来自交易手续费。
他认为这才是正确的方向,就像比特币以后也是这样:
以太坊2.0的每个分片每年还要消耗可能1,000 BETH左右的gas,然后算上其中燃烧掉的部分,那以太坊实际上每年的通胀率将比减半后比特币的1.8%更低。
以太坊2.0转PoS后,拥有32个币就可以成为验证节点,质押锁仓获得收益。
那,这个质押收益会达到多少呢?
当我们上面计算出每年的通胀率不到1.8%以后,大家可能猜想,质押收益可能也就2%左右了。
这显然是错误的。
就像EOS,通胀率1%,但现在实际质押收益可以达到3%左右——且不说REX收益,主要是因为很多人并没有去把自己的EOS质押。
由于系统释放的代币数量蛋糕就是那么大,所以,分蛋糕的人越多、每个人可以分到的就越少。
也就是,到时候实际抵押的以太坊越少、大家的质押收益就会越高。
那,具体全网质押多少代币对应可以获得多少质押收益呢?
根据此前V神的计算:
当全网质押100万枚的时候,年化收益率将达到18%;党全网质押1亿枚,则年化收益1.81%。
根据以太坊2.0研究人员的推算,到时候全网实际质押数量大概会在3000万枚左右,也就是对应3.3%左右的质押收益率。
这个收益率比现在的EOS稍微高一点点。
在目前1%通胀率的EOS中,如果你持有的EOS数量每年增速大于1%,那你就跑赢了系统新增释放速度,那对你来讲,相当于是通缩的。
一样的道理,等以太坊转2.0以后,只要你的币数增速大于系统新增释放速度,以太坊对你来讲,就实际是通缩的了。
3/3 以太坊2.0的故事:减产+锁仓+高吞吐
以太坊2.0技术上从分片达到高吞吐等大改进,大多普通人可能反而并没有太大兴趣去了解。
吞吐量是决定公链能否成为圣杯的最关键因素之一:
以太坊2.0后,TPS最终会翻天覆地——将从几十最终达到V神所说的“数万”。
TPS是硬指标,但不是韭菜愿意听的故事。
那么,减产+锁仓呢?
以太坊2.0后,不但每年新增释放减产,而且,市场上流通代币,额外有30%左右将处于系统锁仓质押状态。
减产+锁仓这两个加起来,又是不是一个好的故事呢?
当然,以太坊2.0不是一蹴而就的,大家不要着急。反过来说,这个故事还可以讲好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