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轮值
李耕
《轿车情报》总编辑
“汽车一加一”、“走吧耕叔Vlog”、
“上车吧吃货”创始人
?
2021年被称为“元宇宙元年”,而“NFT”作为元宇宙生态的底层架构,也成为了一个热词。NFT意为非同质化代币,是一种依存于区块链的、去中心化的虚拟资产,或实物资产的数字所有权证书。
因为疫情的原因,虚拟市场变得异常繁荣,NFT也成为了市场的焦点,尤其在艺术界,NFT的价值已经超乎想象。
基于区块链技术的诞生,NFT能够标记特定物品所有权的数字化凭证,具有唯一、不可替代、不能分割的特点,让艺术品的防伪和鉴定有了新的手段,数字艺术品的稀缺性也得到了保证,这也让其有了更多升值的可能性。
去年3月,艺术家Beeple绘制的《Everydays - The First 5000 Days》的NFT以超过6900万美元的竞拍价售出。去年12月,由艺术家Pak创作的《The Merge》,在NFT交易平台的拍卖会上以9180万美元天价成交。
如今,NFT已经进入到音乐、体育、潮玩、影视等行业的生态之中,同时,服装、食品、地产、汽车、文化等领域也纷纷开始试水NFT。这不很多车企也开始玩起了NFT概念。
去年8月,奥迪推出了艺术家程然创作的NFT艺术作品“幻想高速”,采用NFT艺术盲盒的形式通过xNFT Protocol限量铸造与发行,赠送给前100位新奥迪A8L 60 TFSIe的车主。
保时捷外观设计总监Peter Varga的一幅独家设计草图,作为数字标的在美国的SuperRare平台上拍出了9万美元。
兰博基尼与瑞士艺术家Fabian Oefner合作,共同打造了以太空为主题的艺术品“时空记忆”,包含五对实体艺术品“太空钥匙”,其关联的数字元素为5张兰博基尼Ultimae飞向璀璨星空的照片。
此外,劳斯莱斯与来自伦敦的插画家Mason London合作,用新车“Ghost Black Badge”锻造了NFT系列;法拉利宣布与Velas Network AG达成合作,后者将为法拉利车迷创建独家数字内容。
而对于能快速接受新鲜事物的中国汽车品牌同样也开始了这方面的涉猎。
去年,智己汽车与totalab合作艺术家费亦宁联合发布了数字影像作品《图腾之森》,这是费亦宁从智己汽车用户元宇宙社区“原石谷”的价值理念中提取的灵感。
吉利汽车在去年通过微信小程序“好车吉市”发行了NFT数字藏品,限量提供50份供吉利员工参与小程序的抽奖活动。
今年初,由荣威与国内知名设计师Jubie共同创作的首幅数字艺术藏品《荣威元宇宙》在上海国拍行完成了中国汽车行业的NFT首拍,最终被80后著名艺术家叶圣琴以100万元的价格拍得。叶圣琴将拥有荣威龙猫“元定制”实车一辆,成为荣威首位元宇宙车主。她还将免费享受“高级定制plus”服务,并在上汽荣威元宇宙版图中担任上汽荣威元宇宙品鉴官。
长安欧尚汽车和腾讯幻核联合推出的具有很高收藏价值的数字藏品,于2022年1月29日零点在腾讯生态正式上线,面向所有群体抽取,全球限量666枚。
从汽车品牌推出的NFT作品来看,大多还是以数字艺术品的形式存在,车主们还是缺少参与感。如果能够让每一辆汽车都具有唯一性(不仅仅是VIN码)的数字标识,而且可以在虚拟空间中也能具有专属性,甚至可让用户参与到车型的生产设计之中,是不是能吸引更多年轻人的喜爱呢。
当然,元宇宙和NFT还刚刚起步,但这也可能代表着未来,如何能让这个概念更好地加持给汽车,肯定也是一个新鲜的课题。同时,相应的监管制度和法律法规还不全面,所以要想玩转NFT还真需要极大的脑洞。不过,要相信人类的智慧,让我们等待拥抱元宇宙吧。
王钢
《风度》出版人
_如果你要把NFT作为一个宣传的平台,挺好的,适合任何希望走艺术路线的车型,起码可以让更多不关心车的人知道吧。但如果你想真正炒作NFT的作品,我想还是算了吧,对于艺术品我希望是看得见同时又摸的着的,对于汽车品牌想炒作周边,我觉得除了像法拉利等几个品牌有可能外,其余都没戏。
何毅
车云、电动邦、车有范儿联合创始人
_跟王老师意见比较一致。NFT作为元宇宙概念的组成部分,作为噱头,或者放在游戏场景中挺好,现实中的产权在虚拟世界里变现,成为虚拟和现实的跨界载体。但是对于现实中的人们而言,NFT多少有点收智商税的意思。梦再真实还是梦,你拥有了法拉利的NFT产权,并不等于你拥有了一辆真实的法拉利,除非你沉浸虚拟而不识现实滋味。“王二烧鸡”每天限量100只,每天都一抢而空,然后经高人指点推出王二烧鸡NFT,你可以在元宇宙中拥有一只限量版,可以在虚拟世界里“炫富”甚至可以交易、升值,可它并没有现实中吃的滋味。
夏东
“踢车帮”出品人
_我很怀疑现在对元宇宙以及其周边这些概念进行热炒的价值有多大。汽车公司的这些活动,市场营销蹭热点的目的十分明确。但是迄今为止,并没有看到这种虚拟的东西产生什么直接意义的经济价值。也看不出它在汽车行业有什么应用。元宇宙这种概念似乎更适合在家里躺平那种生活状态,就像骇客帝国那样,仅凭意识在虚幻中游荡。人并不需要买辆真实的汽车,只需在网络里弄辆虚拟的车即可。那个世界,卖车的,跟现在这些造车的,有什么关系吗?大概率是没有。反倒是开发电子游戏的人,可以考虑造车了,用代码就行了。
崔珺
“风格车评”出品人
_虚拟的数字就让它老老实实存在于虚拟的世界中吧。其实现在所谓的元宇宙,N年前VR、MR技术开发初期就已经有过一次创业潮了,现在感觉只不过经过了重新的包装,扎尔伯克注册元宇宙明显是“黔驴技穷”了。在技术这么多年没有大的突破的前提下,元宇宙还是存在于科幻电影中。数字商品也就是NFT其实也不是新鲜产物,比特币是始祖,但是现在大多数国家都在抵制数字货币,那么看似有价值属性的NFT商品目前看更多的是一种营销手段,企业参与其中大都也是追热点,因为NFT并没有真的在互联网以及所谓区块链中流通起来,这里还要看国家的相关政策,目前来看,肯定是不鼓励NFT这种数字虚拟产品流通的,所以在互联网中,看不见摸不着的东西的价值何在?对于参与其中的企业同样需要好好思考。先于其中,往往会忽略实体产品本身的价值。
刘鸿仓
《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
_我感觉NFT有点类似游戏中的“皮肤”,你说它有价值吗?其实没什么价值,但如果所有玩家都认为它有价值,那就有价值了。于是有很多人花大价钱买“皮肤”,卖“皮肤”也成为游戏公司的重要收入之一。NFT也是一样的道理,今天,认可NFT价值的人并不多,商业闭环还不够完善,也就难成大气候,不过未来可期。而从营销角度,今天的NFT还是个稀缺资源,能够吸引到不少眼球,为品牌提升影响力还是不错的。
《MJ车谈》出品人、主编
_一幅纯数字作品竟然可以拍卖出超过9000万美元的天价,说句实话,我也是被惊到了!搞不懂一掷千金拍下来的人,只是为了证明是那个艺术品的实际拥有者吗?更加颠覆我的认知的是,据说,数字藏品热潮已经催生出了大量的黄牛,从一个侧面也证明了这个行业如今有多火。不过最近正好看到一则新闻,腾讯自2月份开始就开始陆续下架多家数字藏品微信小程序,而就在几天之前,又有一大堆数字藏品的公众号也停止了运营。不太清楚腾讯为什么要出这记重拳,但至少可以说明,行业虽热,但也很乱。至于实际价值嘛,假的就是假的,别当真就好。
风度杂志汽车事业部总经理
_说到这个NFT,心情还真是复杂。你说它是骗钱的吧,可还真有靠它挣到钱的,比如前几天周杰伦的NFT被盗大家才知道“无聊猿”居然都涨到这份上了;你说它屁用没有吧,某些NFT也还是有些艺术加成的。如果给NFT做个定义,它就像区块链换了个文艺一点儿的壳儿然后继续来割韭菜。NFT和区块链为啥这几天这么火,除了反映人性的贪婪(这种贪婪还美其名曰“去中心化”),同时也折射出全世界范围内量化宽松这一大背景下,超发的货币无处可去这个悖论。一边是困在家里的人菜都吃不着,一边是各种虚拟玩意儿大行其道,只能说真是魔幻。
-End-
往期回顾
1
2
3